为保障留校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日前,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局对留校师生有关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各学校积极干预,关注师生心理健康,筑牢疫情防控期间师生心理健康防线。石家庄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压实学校安···
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记者采访了解到,全面统筹,利用好课堂主阵地浙江省湖州市的小学生每天都有一节户外活···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值得社会关注。”河南开封书画院院长陈国桢代表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纳入学校“家、校、社”协同共育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并对重点学生及特殊群体进行家校心理健康水平实时动态监测,“要壮大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团队,面向学生和家长···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强调,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学校是预防和干预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场所。做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于心理健···
近年来,福建省围绕培育学生健全人格,重点突出“五个强化”,不断提升心理育人实效。一、强化高位推动,注重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省委分管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亲自推动并出席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等11个部门联合···
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常不表达自己的态度,也不总是依其态度行事。原因之一是某些态度的社会认可程度较低,人们担心表达这样的态度或依其行事会违反社会规范、不受欢迎或者损害自己的道德名誉,甚至被视为缺乏道德。个体是否做出可能损害自己道德名誉的行为,不···
当看到影片中的人物被拷打得皮开肉绽时,人们常常也会感到“心惊肉跳”。“心惊”表明在“情”上与他/她产生了“共鸣”,“肉跳”说明有“芒刺在身”之“感”,这就是所谓的疼痛共情。疼痛共情是对他人疼痛的感知、体验和情绪反应,即对他人疼痛的“感同身受”···
创造科学(The Science of Creativity)是研究创造力的心理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该门科学是以揭示个体及群体创造力的发生、发展为基础,以创造力的测量评价和培养训练为手段,以人的创造力持续提升为目的的新科学。其大规模研究始于1950年代的美国。1950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