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编辑:心象学 栏目:心象资讯 日期:2021-05-24 阅读:2154
神经现象学(Neurophenomenology)是一门联合了神经科学与现象学的前沿交叉学科,它酝酿自现象学的自然化运动,由意识的“困难问题” (hard problem)直接催生。按照其创始人、智利神经科学家Varela的理解,神经现象学尝试回答一直困扰当代认知科学的如下难题:我们如此丰富绚烂的主观经验或心智生活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在大脑中出现的?
如何借助现象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洞悉、描述并解释我们的主观感受本身?一种精心打磨的现象学分析如何有效地融入到那些以探索大脑意识经验的产生为目的的神经科学研究之中?
主观经验向认知科学回归
澳大利亚哲学家Chalmers提出了意识的“困难问题”,即为什么认知或心智事件不可以完全在“黑暗”中进行,而必须伴随着主观的体验。它揭示了人类意识与心智活动中最核心、私密的部分,即意识的主观性。涉及主观性的意识层面也被称为“现象意识”(phenomenal consciousness)、“意识经验”(conscious experience)或“感受质”(qualia)。这种活生生的主观经验几乎伴随着每一个意识活动,如知觉到一阵剧烈的牙痛而产生疼痛的体验、聆听到《蓝色多瑙河》圆舞曲那熟悉的旋律而激起的舒畅感受、得知朋友的父亲去世这样的噩耗时胸口沉甸甸的压抑感等。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关于意识的神经科学理论或取向都在主观性这一“困难问题”面前折戟。这促使一些研究者反思,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也许决定了当代认知科学必须走出操作主义的泥潭,只有这样,才能有望理解经验与大脑中的神经活动之间的关系。因此,认知科学家Thompson指出,当代认知科学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即是构建一个能同时阐明意识的主观性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的研究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