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辑:心象学 栏目:心象知识 日期:2023-03-14 阅读:2211
【人格模型】人格的五单元及其关系模型从人格的本质开始思考,对人格作了较新的、深刻的理解,促进了人们对人格的进一步认识。同时,该模型又为统一理解各种人格理论提供了统一的框架性语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珀文认为人格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和模式。他还认为人格由各种功能单元构成,并提出了三种单元,即动机单元、特质单元和认知单元。他的观点对人们理解人格现象有重要的启示。但是,人格到底有多少主要的功能单元?这些单元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这些单元共同作用要达成什么目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建立一种新的人格理论,使人们对人格的理解前进一步。
关于人格,我们同意西方人格心理学的观点,即人格就是全部的身心组织。对这个定义的一个重要理解就是,人格既是动态的,又是静态的。人格是一种动态的组织,其各种功能单元相互作用使人格达成适应功能,这种动态的相互作用又赋予人静态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行为模式。
罗杰斯指出,自我实现是生命的本性。人是有目的的动物,由于作为全部身心组织的人格就是人本身,因此人格的本质也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价值目标是生活的中心,是生命的意义,也是人格的核心,人的动机、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一切心理过程都是围绕价值目标进行的,所有人格单元共同作用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价值目标。可见,所有人的人格有着共同的核心人格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地设置价值目标,调动自己的一切人格资源去实现价值目标,其中还要评估自己的状态与价值目标的差距,并依此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目标。
从设置价值目标到实现目标的核心人格过程贯穿生命过程的始终,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围绕核心人格过程,人格的各种功能单元各自发挥独特作用并相互影响,这一切构成了所有的人格现象。上图中的模型是立足于我们的人格概念,立足于人格的本质和核心人格过程而建立起来的。要完成核心人格过程,珀文提出的动机、特质和认知单元的作用当然重要,但还不够,还应增加评价进展状况及调节行为的监控单元,也应增加代表人类学习成果的经验单元。核心人格过程得以顺利完成取决于这五个功能单元的有效工作。
在上述模型中,个体从出生到现在的整个生活历程称为个体的成长过程(用从左到右的长箭头表示)。这个过程就是不断设置价值目标,并试图实现价值目标的各种核心人格过程的集合。所有人格单元共同作用的目的就是顺利完成各种核心人格过程,即促进个体成长。
动机单元在整个人格过程中起着供能的作用,即产生价值目标,推动个体向价值目标前进。认知单元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它对个体设置、追求和实现价值目标的整个过程进行信息加工,起着执行者的作用。经验单元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各种认知成果和情绪情感经验。前者主要指所积累的各种知识经验,后者主要指从出生即积累起来的安全感(希望感、价值感)、自主感(调控感)、积极主动感、自信感(效能感)、自我认同感等各种情感。其功能主要是为个体设置、追求和实现价值目标提供知识和情感基础。
经验单元和认知单元都处于监控单元的统帅之下。监控单元既监控经验单元和认知单元,又从这两个单元中获取反馈信息。它主要指对人格过程的计划、检查、监控、修改和评价等,也就是认知领域的元认知。监控单元通过对经验单元和认知单元的监控而对整个人格过程进行监控,不断监测现状与价值目标之间的差距,并依此调节行为,以实现价值目标。
特质单元是指个体各种相对稳定的、独特的行为模式背后的各种心理单元。根据Allport的观点,特质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但其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能直接观察。特质是流水线上各个工作单元相互作用、共同产生的产品,是一个人人格品质的主要表现。此外,人格的五个单元及其相互作用都受遗传和环境这两个根源变量的影响。上述模型阐述了所有个体共同的人格过程,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模型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人格的个体差异。
自Allport于1937年创立科学人格心理学至今,出现了众多大大小小的人格理论,而这些人格理论都可以纳入上述模型中。例如,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解释的是动机单元,而他的人格结构理论解释的则是监控单元,其中超我代表价值目标,本我和自我代表现状。依恋理论、霍妮的神经症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解释经验单元中的情感经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主要解释动机单元。罗杰斯的无条件积极关注理论主要解释经验单元。特质论和类型论解释特质单元。认知理论主要解释认知单元。行为主义解释的是所有人格过程的基本机制。生物学流派主要解释遗传对人格的影响,而文化与人格研究主要解释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总之,人格的五单元及其关系模型从人格的本质开始思考,对人格作了较新的、深刻的理解,促进了人们对人格的进一步认识。同时,该模型又为统一理解各种人格理论提供了统一的框架性语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系)